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肠癌粪便基因检测应用突破百万,检测结果阳性4.6万例
早发现 长安心 康立明生物2025.01.12
1月10日,康立明生物宣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肠癌粪便基因(SDC2)检测产品长安心的检测量突破100万例。检测结果阳性46,059例,阳性率6.52%,均建议进行肠镜复查。
“事实上,无创粪便基因筛查是作为在肠镜之前的前端筛查手段,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再去接受肠镜筛查,大幅降低了筛查的门槛,让更多患者主动去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康立明生物创始人、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邹鸿志教授对肠癌早期筛查的创新模式做出解读。
据统计,来自康立明生物实验室、部分自检医院、部分第三方合作机构数据显示,长安心共完成1,008,753例检测,其中可追溯数据706,522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院长汪建平教授对此表示,“无创粪便基因筛查,让群众更易接受,依从性高,提升肠癌筛查质量。”
“结肠镜是非常有效的肠道肿瘤诊断手段,也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不是最适宜的筛查手段。”邹鸿志教授表示,普通人肠镜筛查的依从性差,无痛肠镜需要喝大量泻药、耗时长,普通肠镜又有一定痛苦。此外,在一些欠发达的基层地区,肠镜医生短缺、诊断水平尚待提升。
邹鸿志教授认为,在肠镜检查前增加无创粪便基因筛查,是在以往常规的肠道肿瘤诊疗链条上做了进一步完善。为筛查对象避免不必要的肠镜检查,为肠镜精筛有效浓缩了高风险人群,节约肠镜资源。根据统计,长安心18,738例检测结果阳性受检者进行了肠镜复查,肠镜依从性40.68%,共发现13,295例需要治疗的受检者。
康立明生物创始人、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邹鸿志教授
2017年,长安心的研发被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进入国家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2018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而且目前,已获得24项专利,包括12项发明专利以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并被纳入多个权威指南共识。相关的结直肠癌万人社区筛查项目研究成果在2024年8月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了世界顶级医学杂志《肠胃病学》(Gastroenterology)上。
“在标志物上,我国肠癌的发病特点与西方不同,因此长安心的肠癌标志物没有照搬美国产品选取的多个标志物,而是采用SDC2这个基因,该标志物更加精准高效。”邹鸿志教授介绍,在技术上,邹鸿志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高效率的粪便核酸磁珠捕获技术和高灵敏度的qMSP技术,保障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广州市黄埔区开展的肠癌社区筛查民生项目。受访者供图
目前,长安心不但建立了医院专科门诊的个体检测模式及体检中心的团检模式,还探索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大规模人群检测模式。
自2021年以来,在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东莞市石排镇等多地开展万人级肠癌社区筛查民生项目,通过政府主导,社区、医院和检测机构多方协作,有效提升了筛查参与率和肠镜依从性,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肠癌防控新范式。
这些大规模人群检测项目,开创了长安心初检 + 肠镜检查“二步法”肠癌检测模式,阳性受检者的肠镜依从性超过70%,肠道肿瘤检出率超过80%,查出进展期腺瘤和早癌的早诊率超过90%。
责编:王卓 主编:田茹 校对:刘颖琪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