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比寻肠-第四届长安心SDC2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成功举办

早发现 长安心 康立明生物2025.03.04

 2025年3月1日,非比寻肠-第四届长安心SDC2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成功举办。病例大赛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主办,康立明生物协办,通过分享结直肠肿瘤的典型案例,促进业界学术交流,推动粪便DNA肠癌检测技术在各类人群中的广泛应用,让更多人远离肠癌。

 

本次大会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汪挺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李爱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高小俊、康立明生物创始人邹鸿志教授担任特邀嘉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曾志荣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嘉宾,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沙卫红教授发表主旨报告。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医学部内镜中心副主任杨小乔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与健康管理部负责人柳颖教授、北京健康管理协会高小俊会长,分别担任临床组、健康管理-项目案例组、健康管理-个体案例组主持嘉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储新民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与管理科学科带头人李清秀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陈俊榕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军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宁波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朱艳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科副主任刘靖教授、视源健康联合创办人杨慧芳等专家担任评委嘉宾。Gastroenterology Report学术编辑李文静担任开场主持。

 

1.jpg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  汪挺教授 致辞


大会主席汪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连续4年主办SDC2病例大赛,推动我国肠癌的早筛早诊。长安心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在广州增城、东莞石排等各地的万人级大规模人群检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我们主办这样一个病例大赛,可以促进这项检测技术的学术与经验交流,扩大这项技术的人群应用。

 

2.jpg

康立明生物创始人  邹鸿志教授 致辞


康立明生物创始人邹鸿志教授在致辞中,感谢各位专家医生对大赛举办以及对长安心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应用普及的支持。邹教授表示,康立明生物扎根广州黄埔,聚焦常见肿瘤的早期检测,十年如一日坚持把这项事业做深做透,推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进入到国家结直肠癌筛查公卫政策里面。最后,祝福晋级总决赛的选手们赛出风格,取得好成绩。

 

3.jpg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  李爱民教授 致辞


大会主席李爱民教授在致辞中提出,结直肠癌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支持,同时还需要有好的筛查技术。从已开展的大型社区筛查来看,SDC2基因甲基化技术成效显著:一方面它可以精准地定位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它可以显著提升老百姓的肠镜依从性,相比传统的问卷调查和大便潜血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希望这项技术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结直肠癌的防控贡献更多的力量。

 

4.jpg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会长  高小俊 致辞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高小俊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保障健康的措施有很多,但有三条不可缺少:一是个人有足够的健康素养,二是机构有专业的医疗队伍,三是干预有适宜的诊疗技术,其核心是精准、便捷和无创,而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核心价值正是这样一项无创的精准检测。

 

迄今,SDC2基因甲基化技术真实世界应用已突破100万例。在大规模人群检测中,它开创了全新的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初检 + 肠镜检查“两步法”,取得了显著的肠癌检测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成效。

 

5.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曾志荣教授 担任主旨报告主持


6.jpg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沙卫红教授 发表主旨报告


在学术交流环节,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沙卫红教授在《基于甲基化检测技术驱动的结直肠癌筛查实践》主旨报告中指出,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从1985年到2019年大幅下降[1],而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从2013年到2022年持续上升[2],这个趋势的比较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美国的发病率持续下降,得益于结直肠癌筛查的普及以及包括无创检测技术在内的多种筛查手段的综合应用。

 

长海医院牵头的一项覆盖全国7个省市15个中心49个社区万人的大型研究[3]显示,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对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肿瘤均有良好的检出能力(该研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2024年8月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这项检测技术的推广普及将对降低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有帮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曾志荣教授对主旨报告进行总结,指出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责任重大,相比美国肠癌发病率的下降,中国呈上升趋势,需要加强防控,不光是消化内科,特别是健康管理领域以及全社会,需要高度关注;第二个是充满希望,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现已积累超过100万例的数据,准确性高,将促使更多人参与肠癌筛查;第三个是挑战,该检测积累了百万例的数据,依然没有纳入到我们的公共体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将一项好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我国肠癌的防控体系当中。

 

7.jp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储新民教授


8.jpg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与管理科学科带头人  李清秀教授


9.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  陈俊榕教授


10.jpg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王军教授


11.jpg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宁波教授


12.jpg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医学部内镜中心副主任  杨小乔教授


13.jpg

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与健康管理部负责人  柳颖教授


14.jpg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  朱艳教授


15.jpg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科副主任  刘靖教授


16.jpg

视源健康联合创办人  杨慧芳


在案例比赛环节,演讲紧张激烈,参赛医师旁征博引,深入讲述了项目筛查及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与心路历程。


17.jpg

国药东风总医院  何旭东副院长 分享项目案例


18.jpg

湛江南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杨飏主任 分享项目案例


国药东风总医院何旭东副院长分享了一个“汽车制造人群肠癌筛查”项目案例,在该项目中,4145名40岁以上员工在体检中接受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整体的阳性率比较低(阳性率5.48%),但病变检出率很高,这与该人群的年龄整体偏年轻(40-59岁的占到了99.35%)以及行业属性有关。其中,筛出的2例肠癌,年龄都在40-49岁之间,因此急需加强类似行业年轻员工结直肠癌的筛查。

 

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龚立荣医生以《粪便甲基化筛查:CRC筛查新路径》为题,讲述了一名52岁中年男性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肠道肿瘤筛查的一步步历程:患者因腹胀腹痛2月余,到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抱着侥幸心理,不去消化科就诊,又因恐惧不愿行肠镜检查,健康管理中心的医务人员齐心协力,为患者搜罗有力证据,通过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证实阳性后,结合高危因素及国家最新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评分[4],说服患者接受了肠镜检查,在升结肠发现了癌前病变,成功阻止了一次癌变风险。展示了一次多学科跨领域的医疗合作,传递出医学对生命的坚持和热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郑潇豪医生以《粪便SDC2检测让肠癌无处遁形》为题,讲述了一个老年肠癌病例:79岁女性,腹部不适排便不畅3个多月。因顾虑年龄大和基础病多,拒绝肠镜检查,在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结果阳性后,同意行肠镜检查。在乙状结肠发现可疑肿物,活检确诊为结肠癌合并结肠腺瘤。随后,微创手术顺利切除。郑医生认为,以SDC2甲基化检测为代表的无创筛查在老年群体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该群体的肠镜依从性,提高老年肠癌患者的早诊早治率。

 

经过激烈角逐,健康管理-项目案例组,国药东风总医院何旭东获得“体检人群筛查卓越奖”,湛江南油医院杨飏获得“体检人群筛查先锋奖”。

 

健康管理-个体案例组,四川省人民医院龚立荣获得一等奖,亳州市人民医院陈琳获得二等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芳、河南省人民医院李进营获得三等奖。


19.jpg

龚立荣  获得健康管理-个体案例组一等奖


20.jpg

陈琳  获得健康管理-个体案例组二等奖


21.jpg

刘芳、李进营  获得健康管理-个体案例组三等奖


临床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郑潇豪获得一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亚萍获得二等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郝文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学孝获得三等奖。


22.jpg

郑潇豪  获得临床组一等奖


23.jpg

刘亚萍  获得临床组二等奖


24.jpg

郝文德、李学孝  获得临床组三等奖


与此同时,经过近百名网络专业评审的评选,刘芳、陈琳和刘亚萍分别获得网络人气奖第一、第二和第三名。


25.jpg

刘芳、陈琳和刘亚萍  获得网络人气奖


“让更典型的案例脱颖而出,让更深度的解读掷地有声”,非比寻肠-第四届长安心SDC2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结束。在2025年,第五届的病例大赛系列赛事即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以案例促进业内学术交流,推动SDC2甲基化检测技术应用普及,为我国结直肠癌防控事业贡献力量,早发现长安心,安心千万家庭。

 

 

参考文献:

[1] 张金珠等.中美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对比.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4.DOI: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4.02.001.

[2] 杨明等.结直肠癌流行趋势.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4.DOI: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4.03.001.

[3] Zhao S, et al. Stool-Based Syndecan-2 Methylation Test for CRC Screening. Gastroenterology 2024; 167(3): 611-614.e7.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